呂鴻基醫師

2007年5月27日

因著醫學的進步,如今女性的平均壽命是79歲,男人也達到了75歲。但是,現在的醫師所提供的是不是最好、最完善的醫療照顧?比如現有的內、外、婦、兒、心臟科等等的分別,必要時再由次專科化醫師照顧的功能,難免導致如Eugene Braunwald在2001年提出的『醫療片段化(fragmentation)』的問題。

靈醫會會祖聖嘉民在1586年就提出了一個訓示,『病人是一個整體,不可分割的存在』。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,醫師應是以病人為中心,病人的醫療照護不能被分割。現代醫學,要講求的是對病人的全人照顧。醫生要看的是病人,而不只是疾病;所要照顧的是病人在疾病之外的生理及心靈上的問題。世界衛生組織1977年的宣言提到,我們追求的健康是『正面的健康』,它是指沒有疾病,還要身體、心理及精神的正常。正如我們看心電圖正常,X-Ray正常,它們所代表的只是功能上正常。

談到醫師與信仰,文獻資料顯示,英國的現代醫學大師Sir. William Osler於1910年提到:『生活中沒有一件事物比信仰更令人驚嘆』(Nothing is wonderful than religion),表示信仰的確讓人有無限的美好。至於科學與宗教,我願引用Albert Einstein在1948年提到的『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腳的,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』這句話。這短短的訓示,我深有同感,因為科學與宗教是相互需要的。它們是兩回事,因為宗教不是科學可以證明的。其次,根據在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中,Francis Collins (他是主導全世界基因工程計畫的主持人)也提到『科學與宗教之間有一個平衡的通道』。也就是說宗教與科學並沒有矛盾。神蹟是會發生的,但不是道聽途說,都是有根據的。

至於醫師與宗教,我們可以參考 JAMA1997的記載,Levin J.S. 等人提到的資訊,約有一半的美國現代醫學院提供信仰課程。其次,在JAMA 1995的資料中,Marwick C. 提出了『祈禱是一個重要的治療工具(tool)』。他說的這個tool,即是我們提到的Spiritual supports。另外,根據Newsweek 1992的刊載,Komhaber提出了一項很嚴肅的看法:『醫師不理會宗教是一種不當醫療 (malpractice)』。這個觀點值得我們討論與警惕,對我們天主教醫師更為重要。

根據統計資料,全世界65億人口中,有宗教信仰的約有46%。在美國,有95%的人相信有神,約42%的人每週會去做禮拜。至於台灣,憲法明訂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,在內政部正式登記有案的宗教達26種;所有宗教活潑多樣,和睦相處,高度融合,也是另一項的台灣奇蹟。

最近某醫院有位醫師因為醫病糾紛,被病人家屬闖入急診室刺殺的事件,我看到了這個報導十分感慨。當醫師在治病的時候,如果沒有整體的做好照護與溝通,就可能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,因此醫師自己也要檢討。因為醫師對好病人、壞病人或壞人都要照顧,不能選擇;而且不能只是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的。所以,全人醫療照顧是很重要的,它強調的是醫師不只是照顧一個單一的病症。

WHO將全世界的傳統醫學分成三大類,第一個是中醫 – 看人,是它的好處。其次是印度的傳統醫學以及阿拉伯回教世界的傳統醫學。傳統醫學的好處就是對整個人的照顧。我們看到在台灣的中醫師,很少有被挨告的。病人找中醫師看病,通常是病看不好大不了就換一個醫師看,不會去怪那個醫師,不像現代醫學的醫療糾紛那麼多。現代醫學的醫師病看不好就被告,最多是醫師的approach問題,即事先的知情同意,來做好事先溝通所致。也告訴我們當醫師的不只是要照護身體的疾病而已,更重要的是心與靈的問題。2004年在英國開始出版J. Holistic Health Care雜誌,可見全人照顧(holistic care)的重要性。

所謂全人醫療照顧的定義,『身』是指身體(physical),『心』是指心理(mental),『靈』則是指靈性(spirituality)。所謂的『心』與『靈』的詮釋則有許多的面向,『心』的方面就病人而言可能是對疾病的精神負擔, 『靈』的精神層面則如生與死,人的靈魂和宇宙的關係,亦即是信仰,它是超越理智與理性的信念,對我們而言就是與天主的關係。

根據研究報告,禱告可能降低許多的生理指標,如新陳代謝、肌肉緊張、呼吸次數、心跳數、血壓以及腦徐波。心靈放鬆,如同現在流行的靜坐、音樂治療等,可能改善的症狀也有許多。現在有一個新的名詞叫做『統合醫學』,就是結合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,加上生活模式(lifestyle)的改變,並利用不同方式,如運動、默想及音樂治療等來協助病人。這些另類療法有助於補助或取代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,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。

文獻報導顯示,在美國,約有一半的醫學院提供病人信賴及信仰的課程。信仰的貧窮,如同抽煙或酒癮是健康的危險因素。沒有信仰的人,自殺率較高。這都是身為天主教醫師的我們要去重視的問題。特別是在病人的生命臨終時。尤其是神職人員不在場,醫師應該要協助病人心靈上的問題。醫師應該可以積極參與的。但多數的情況是醫師本身的原因,如時間不足、沒有經過訓練或是不知道病人需要幫忙。

Maugans 提出了個憶記語:SPIRITual,用來協助醫師與病人做心靈問題的對話。這個方式不錯這樣開始,問:您的宗教信仰?參加的是那個宗教團體?是否有宗教方面的禁忌?我是您的醫師,有什麼要我配合的?或是有宗教可以幫助您嗎?等等話術。

所以,正如Faith, Hope 以及Charity(信仰、希望與愛)的宣示:我們的使命就是『醫治病人、宣講福音』(路 10:9)。醫師的責任是不分種族、階級及貧富,照護身、心、靈、全人。聖經記載,醫師要『不斷學習,增加學識;告訴病人不要失望,上主會賜你病癒 』(德38:1-3, 9-12)。醫師是上主的工具!醫師要不斷學習,不能停留在過去。醫師上主所創造,疾病也是上主的一個『Creation』,上主特別賦予醫師特權(privilege),找出方法來醫治病人。

紀錄/整理:羅撒